WFU

2025/07/11

OpenEvidence :為醫療人員打造的 AI 引擎(Part 1) - 介紹篇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身為醫療人員,我們每天都被海量的醫學文獻追著跑, 每天發表的新文獻越來越多,光是「跟上最新進展」就已經成為一項幾乎不可能的任務。我們迫切需要一個聰明的工具,來幫助我們在臨床決策的當下,快速有效地從資訊海中撈出最關鍵的證據。
 
最近,一個名為 OpenEvidence 的 AI 平台應運而生,它號稱是「AI 驅動的臨床實證引擎」,目標是解決醫療領域的「資訊過載」問題。這究竟是一個貨真價實的革命性工具,還只是另一個被過度炒作的 AI 產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一下。

OpenEvidence :為醫療人員打造的 AI 引擎(Part 2) - 指定回應任務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 OpenEvidence 這個專為醫師打造的 AI 實證搜尋引擎,並探討了其背後的技術架構與基本的 PICO 提問技巧。理論說再多,不如實際操作一次來得深刻。(笑)
 
OpenEvidence 2.0 提供了多種不同的特定輸出格式或應用:
  • 強化的診斷推理支援

  • 支援 50 多種廣泛使用的臨床計算器 (目前網站上無清單列表可參考)

  • 詳盡的藥物專論模型,以及依循指引的模型

  • 撰寫病患衛教手冊

  • 生成表格的功能

  • 行政工作,例如根據證據撰寫事前給付授權函(包含引用與參考文獻)

 
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一場實戰演練。假設我們在門診遇到一位需要調整治療計畫的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看看 OpenEvidence 如何在整個臨床工作流程中,從查詢指引、計算風險,到撰寫衛教單張和事前授權信,成為我們的得力助手。

2025/07/10

【摘要】Harrison's 內科學:機器學習與增強智慧





AI 與機器學習的浪潮正席捲醫學界,身為臨床醫師,我們該如何理解並應對這股趨勢?內科學經典教科書《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在其最新版(22e)中,專闢新的章節來探討此議題。這不僅代表 AI 已從前沿研究正式進入核心醫學知識體系,也為所有臨床工作者提供了系統性的學習框架。

本文將為您導讀此章節的精華,並思考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於臨床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