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進階五班第三組組員團隊的合作
2018/01/29
2017/12/27
《教學工作坊》二班 課後四個月的心得
「會彈琴的不一定會教」,你懂多少,跟你把別人教會多少,中間是有落差的。
在我的醫學教育的學習路上,從被教的角色轉換成要教人的角色,只是因為職稱的不同就馬上轉變了:住院醫師,被教;總醫師,被教與教人;主治醫師,教人。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要如何學,對於考試已經過五關斬六將,考前狂K共筆的我,如何去硬記知識已經身經百鍊了。但對於如何把一門知識或學問教導給別人,卻沒有人教過我該如何教,且要怎麼教才是有效果的!
在醫學教育場景,最常見的就是昏暗的燈光,直續不間斷的下一張投影片,低沈無起伏的講解聲,整片趴下毫無反應的學生,我的醫學教育養成就是這樣來的。就是因為對於「如何教人」很感到困惑,所以我開始尋求教人家如何教的課程,而這次我參加的憲福育創《教學工作坊》給我的收獲很大。
2017/12/25
鄧政雄醫師《為自己而戰》三班 講座心得
2017/10/10
2017/08/30
雨狗『簡報字型選配 & 排版工房』課後心得
懂簡報又懂字型的 Raindog
我很喜歡雨狗開場時的提問:「越來越多的投手教練,之前不是當投手,而是當補手的,為什麼?」
設計者的角度和使用者的角度是不同的,設計者希望字型有個性,但製作簡報的使用者卻希望字型不要有太強烈的個性而破壞頁面的平衡。從使用者的角度才能看的更廣更深,而且許多設計者的口才(教學能力)其實是不好的。論簡報,雨狗的厲害是有目共睹的;論教學,這堂課設計的很厲害,教學與實作彼此互相搭配;論口才,雨狗信手拈來就能說出一段詩詞,可以感受到雨狗人文底蕴的深厚;論字型字體的研究,雨狗不只對各種字型如數家珍,在課堂中我滿滿的感受到雨狗對字型的迷戀。網友說的真好,「認真是拚不過迷戀的」,這句話完完全全可以套用在雨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