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我
去年暑假的尾聲,本來安排的出遊被突如其來的視網膜剝離急症給打亂,在緊急手術且辛苦地趴睡後復原,眼睛就如同「打斷手骨顛倒勇」,從此完好無缺頭好壯壯嗎?人生才不會這樣美好的。
醫學資料庫 UpToDate 這樣寫著 "Virtually all patients over age 50 treated with vitrectomy will develop a visually significant cataract within 6 to 18 months." (超過50歲的人接受玻璃體切除術的6至18個月後幾乎所有人都會發生明顯的白內障)。去年開完刀後我就看過這段文字了,雖然我沒超過50歲,自己也很好奇什麼我會開始有白內障的症狀。
今年的我
那段時間的我充其量只有「單眼」視覺,生活及工作上的確會帶來不便,最大的差異就是對「遠近」的感受出問題。例如我幫病人拆傷口的線時,會很難抓到線頭;要顧到左邊視野我必需向左邊轉較大的角度,任何的3D電影對我而言都是2D的,但是否能玩VR?我個人的體驗仍是可以的。術前問過眼科醫師的意見,知道我的情況開完單側的白內障手術後,生活上的適應要做很大的改變,但因為總總的不便讓我還是決定要開刀。
開完刀後
現在開完刀一個月了,我還是在適應。開刀本身的不適是很短暫的,但開完刀的改變卻讓我摸索了好一陣子。載了三十幾年的近視眼鏡,在開完刀後我面臨一隻眼幾乎沒近視,而另一隻眼為九百度的極大落差。要兼顧工作時看近、但平日看遠的需求,我究竟戴幾度的隱形眼鏡?我是否需要戴老花(遠視)的眼鏡來補足看近的需求?自己走過一遭,深深覺得這樣的議題很適合帶入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的精神……
我術前要決定的事:
- 球面 vs 非球面 水晶體
- 單焦 vs 多焦 水晶體
- 若選單焦:看近為主 vs 看遠為主?
- 是否一起矯正散光?
我術後要決定或面臨的事:
- 另一隻眼的隱形眼鏡選擇?
- 若決定選單焦的人工水晶體,看遠/看近要怎麼調適?
- 若決定選多焦的人工水晶體,晚上可能炫光的調適?
- 兩眼會面臨有色差的感受!
- 將來若另一隻眼也要開白內障的人工水晶體選擇?(這想的有點遠了)
To be continued...
人生呀,最重要的是健康!經歷了短暫數月的類單眼視覺,開完白內障手術後,雙眼重現光明的感覺真的好棒棒。前後試了兩種不同隱形眼鏡度數,也試了三種不同品牌的隱形眼鏡,還配了一副近距離看的眼鏡,從一開始取下隱形眼鏡要好幾分鐘的時間,現在的我已經進步到十秒鐘內就可取下,儘管生活上有所不便我必需調適,但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呀。開完手術後就一帆風順無憂無慮嗎?後續可能的併發症又是什麼呢?(哈)
延伸閱讀︰
- 花16萬換人工水晶體 更加「惡視力」
此篇文章把四種不同類型水晶體的適用對象整理的很不錯 - 聰明就醫人工水晶體怎麼選?健保大數據教你
這篇文章有全台各縣市使用自費的人工水晶體的數據,滿有趣的